近日,一篇題為《一汽大眾半年銷量下滑11.3% 車主不買賬銷商虧損》的報道再次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到一汽大眾上。文中多次提到了危機公關,在去年爆發的DSG變速箱召回和速騰“斷軸門”中,一汽大眾的危機公關傷了不少“粉絲”的心,其引發的“多米諾效應”正在逐漸發酵,這篇報道中的一個小標題——“神車”走下殿堂,就是對這個事件后期影響的敘述,而且一些經銷商也“希望廠家能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危機公關策略”。一汽大眾的失敗危機公關也給其他品牌敲響了警鐘,請珍惜消費者的信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別讓自己多年的堅持毀于一旦。
報道中,幾位大眾銷售員說,“車主‘買到一輛神車’的自豪感也逐漸消失,他們不再經常把自己的愛車掛在嘴邊,所以今年轉介紹的單子也明顯變少,反而是質疑大眾質量問題的糾紛增加了。”一汽大眾曾經是消費者心目中質量的代名詞,而可靠則是一汽大眾車給人的最大印象,同時責任也是眾多人選擇一汽大眾的主要原因,但2014年讓這一切出現了改變,強硬和拖沓撕掉了負責任的名牌,頻發的事故撕掉了質量和可靠的名牌,消費者開始對一汽大眾不信任,質疑聲開始出現。失敗的危機公關遇上了中國車市轉折期,一汽大眾很受傷,但正如網友的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一汽大眾要想恢復之前的榮光,工作還得一步步地來做,更要放下身段,從消費者角度來重新制訂營銷、服務和公關等政策。
也許一汽大眾會感到委屈,怎么就會因為一點瑕品牌命名疵就把多年的堅持否定了,不知一汽大眾有無深刻的反思,是消費者太挑剔還是自己太傲嬌?對于消費者來說,因為信任所以挑剔,品牌建設如逆水行舟,建設品牌需要費盡千辛萬苦,但毀掉品牌也許只要一件事就足夠了。不要抱怨消費者,要反思自身,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企業的任何一點失誤都是競爭對手樂于看到的,尤其是在汽車這種可替代性很強的產品上,要注重品牌建設,不要將自己的“粉絲”推到對手那邊。中國的汽車企業在品牌建設上還在吃老本,甚至于有些時候對于品牌建設還不如淘寶賣家,這種現狀是處于高速增長時期的市場“慣壞了”汽車企業,在市場逐漸趨于飽和之后,企業拼的就是“內功”。品牌建設始終貫穿于企業發展過程中,在輝煌時,企業更須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一件事,因為這時的任何事都會被關注被放大;在處于低谷時,企業不要妄自菲薄,要腳踏實地去征服消費者的心。
中國市場的紅利讓企業賺得缽滿盆滿,是不是也讓企業忘乎所以?如果企業真的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會“掉粉”,那就大錯特錯了,別等著品牌受損而影響業績時再哭,那就晚了!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文/雷海超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杭州,2025年7月6日 – 杭州石特廣告策劃有限公司憑借卓越的品牌策劃與視覺設計實力,成功簽約浙江中昌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6本系列宣傳畫冊設計項目。該項目體量龐大,總頁數近百頁(P),是石特廣告在工業制造與環保科技領域品牌形象塑造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5-07-06)